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
星辰原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星辰原木,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长孙无忌看来,若比才学以及处理政务的能力,儿子长孙冲比这小子强多了,也没见李二陛下刻意培养。
长孙无忌哪里知道,虽然杨帆什么都只知道一点皮毛。
谁让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呢?
相比于长孙无忌的嫉妒,房玄龄则知道更多一些。
毕竟杨帆这个家伙可是他和李二陛下一起挖掘出来的少年才俊。
刚开始时,李二陛下就想要培养这小子,可是当初时机不成熟,这小子的底蕴太差了。
如今杨帆有了灭国之功,也算是有了一些资本。
今天之举,显然陛下这是要大用!
如今自己已经六十来岁,又还能干上几年?
若是在自己即将告老之前亲手培养一个青年才俊为帝国效力,也算是不负此生。
李绩表现得最是亲善,咧了咧嘴,给了杨帆一个鼓励的眼神,谁让他家里还有一个对这小子心心念念的人。
至于魏征,永远是那么一丝不苟,腰杆挺直、不见喜怒,似乎永远都是一副扑克脸。
只有李靖最悠闲,眯着眼睛像听曲一般悠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里跑出来的老顽童。
帝国最有权利的几位朝臣此时形态各异……
大殿内,只有岑文本一个人的声音传开:“自我朝实行科举制度以来,都是每年进行一次科举考试,自从岁初陛下把科举考试改成两年一次,导致今年的科考并没有举行,以致于很多学子怨声载道。”
“甚至一些人借机生出一些流言蜚语,抨击朝廷的决议,若不能将这些人彻底制服,以后必为心腹之患,明年的科考恐会生乱!”
长孙无忌也收回心神,说道:“是啊陛下,因为今年科举考试推迟了一年,导致学子们多有怨言。”
“特别是关中一带,甚至传出朝廷想废除科举考试的流言,若不加以制止,唯恐引起帝国的动荡。”
李二陛下冷哼一声,脸色有些阴沉,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这些故意制造的谣言的人,都是一些世家的子弟罢了。
如果实行新的科举制度,这些人便要与寒门学子共同竞争岗位。
相比以前随便参加科举考试就能获得官位的舒坦日子,这简直就是从他们口中夺食。
与其说是这些学子造谣言,还不如说是世家在后面推波助澜。
要怎样才能让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闭嘴,即使李二陛下作为皇帝也是头疼的很,并没有想出好的方法。
总不能以杀了事,治国可不是行军打仗。
心里无奈的李二陛下随即看向了房玄龄,他想看看这位谋略出众的宰相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房玄龄此时忧心忡忡,微微一叹,说道:“陛下,众人悠悠之口,又岂是轻易能够封住的?更何况里面还有一些居心叵测之辈推波助澜。”
“朝廷若是狠狠打击,反而会适得其反,微臣认为,应该找精通科举制度利弊之士来负责宣传和解读,让天下学子知道科举改革的好处,以及朝廷的苦心。”
说完,隐晦地朝着杨帆瞅了一眼。
别人不知道,可房玄龄却很清楚,李二陛下之所以对科举制度做出如此大的变动。
是因为杨帆当时酒后的一番胡扯,虽然李二陛下为了保护杨帆没有说出是谁提出来的方案。
在房玄龄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还得杨帆这个当事人出来解决才行。
李二陛下当然也听懂了房玄龄的意思,只得狠狠的瞪了杨帆一眼。
当初就是这混小子提出来的,可这小子说一半留一半,根本没有体系可言。
李世民也是结合帝国实际,想了很久才强硬推出。
哪知道,第一道难关便是遇到了世家的刁难。
世家怂恿学子质疑和抨击朝廷新推出的科举制度,目的便是希望重新回到原来漏洞百出的科举考试上,让世家子弟持续获利。
杨帆却郁闷不已,眼观鼻鼻观心,低眉垂眼一言不发,心头却暗暗吐槽:这事怪我啰?
他当然不想出头去顶这个枪口。
毕竟要面对的是天下所有的世家,杨帆还没楞到那种地步。
唐朝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
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
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重要的科举内容是常举,常举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高级人才,因此对考生要求非常高。
当然,能被推荐而来的,几乎都属于世家子弟。
如今科举制度改革,寒门学子也能够平等的参与进来,定会形成对世家子弟的冲击,世家怎么可能让新的科举改革顺利推行?
见杨帆并没有强出头,李二陛下反而欣慰的点了点头。
原本就想要杨帆主持这项工作,只是害怕杨帆年轻气盛误了大事。
哪知道出征吐蕃一趟,杨帆的性子沉稳了许多,让李二陛下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决定。
口中却是另一番说辞。
“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科举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若是这些学子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更应该花时间在读书学习上,而不是有独享其成的思想。”
“不要说他们只会造一些谣言,便是当真聚众造反,朕也不会退让半步,哼,真以为朕的刀不利否?”
不得不说,李二陛下就是那么霸气无伦,只要下定了决心,便生出一种虽千万人吾独往矣的气魄!
见状,众人一起高声称颂:“陛下威武!”
抚了一下短须,李二陛下又继续说道:“房爱卿的建议倒是可行,此事那便由新任礼部尚书杨帆暂时负责吧!”
此话一出,杨帆不爽了!
这又不是什么好差事,简直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可没等杨帆出言反对,李二直接拍案决定:
“此事就此议定,勿需再讨论,不过前些日子吴王殿下与忠义侯被刺杀一事,众卿认为该如何处置为好?”
正在此时,百骑统领李君羡入内,李二陛下问道:“吴王殿下与忠义侯被刺杀一事,调查的结果如何?”
李君羡躬身答道:“启禀陛下,刺杀所用的弓弩已经查清来历,确实是由军器监流出去的。”
顿了一顿,李君羡又继续说道:“只是其中牵连甚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