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4章 攘外必先安内,海上升明帝,木子蓝色,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总理处。
皇帝朱以海一边喝着姜桂茶,一边翻看着一份报告。
突染风寒,皇帝脑袋昏沉,还总是流清涕,怕冷。御医劝皇帝多休息,可二月倒春寒里,各项事务依然繁重。
姜桂茶里的锡兰肉桂加上广西老姜,配上祁门红茶,倒是让他稍舒服了些,连鼻子似乎都通畅了不少。
“去年的冬估预算,做的还是不够严谨,太过于保守了。”
朱以海手捂着暖暖的茶杯,一边抬头对阮大铖说道,阮大铖是内阁排名最后东阁大学士,不过他之前是户部尚书,所以现在内阁里,也是分票户部事务。
这届内阁暂且只有两位殿阁大学士授予了总理大臣的头衔,就是首辅文安之和次辅王之仁。
今天阮大铖来总理处,其实是奉召而来,并不是在此当值,新任的户部尚书马士英也被召来。
总理处,新一届的总理大臣、协理大臣也都到齐了。
除内阁两位总理大臣外,还有新任左都御史徐石麒,吏部尚书万元吉,左谏议大夫王永祚也加总理大臣。
新任京营总督王相、内阁协办大学士张名振、堵胤锡,通政使沉文忠、兵部尚书沉犹龙为协理大臣。
总共十人。
其余的总理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则是从中书科中书舍人、内阁中书舍人、翰林院、詹事府、六部主事、员外郎等抽调兼职,奉旨承直。
分成四班,每班八人,日夜轮流当值,两天一轮。
总理处这十位大臣也都是兼职,每天早朝后,先要来总理处面圣,当面禀奏几件要事,而皇帝也会将前一日处置的一些军机大事,交由总理大臣阁看似旨。
若有需要大臣参谋商议之事,也会召集总理大臣会议,或针对事情只召见一二位。
如无特别事情,则总理处只留两位大理轮班当值,一位总理大臣一位协理大臣,晚上则不当值,由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当值。
总理处毕竟不能提前拆阅重要军机奏报,也不须要他们商议票拟建议,只是在总理处承旨办事而已,有时备皇帝顾问。
今天皇帝把十位总理处的大臣都叫来了,召开总理处会议,也还是针对预算问题。
去年皇帝搞分税。
把地丁的六成留给地方,其它好几样税收也都六成给地方,仅四成上缴中央。
给地方增加了留存后,地方上财政充裕不少,办起事来当然也会更便利,不过如何用好这钱也不简单。
除了地方官员俸禄、办公开支等这些固定开支预算外,还有太多不是固定的开支,诸如兴修道路、城墙、水利、救灾等等,既不能不给半点预留,也不能提前预留太多,如何把握这个度比较难。
地方上的冬估预算也需要中央户部审批,还得通过内阁和皇帝。
而中央也还得有自己的预算,除了常规的百官俸禄、养兵、驿站、办学等开支外,还有河道、水利、城防、边镇、团练等,又有战争开支,甚至还有宫廷开支。
今年要打大仗,还要修黄河,所以开支很大,预算做的多,可还是不能让朱以海满意,太过于扣扣索索,预算做的死,那么实行起来就会限制很多。
“钱不够,朕可以从内帑中拔一些,也可以从内帑中借一些给户部,甚至还可以发行债券,而不是做预算打折扣。”
“黄河今年得修,新河道现在一遇雨季,就又成三股,到处泛滥,危害几十府县,中原膏腴之地,不能放任不管。”
“还有就是赈灾救济的款项,预留太少了,得增加,无钱无粮,如何救济灾民,如何让百姓重返家乡,甚至是就地安家?”
“不把灾民安置好,只会损害更多。”
“军费开支预算也低了。”
朱以海很不满意,觉得马士英胆子太小,当然这预算主要还是阮大铖任户部尚书时主导做的,也有前届内阁的意思。
现在新内阁,新总理处,新户部尚书,朱以海希望能够重新调整预算。
“御营才完成了六镇的整编,太慢了,朕希望今年底,能够完成十八镇的整编,尤其是这披甲率至少得达到六成。”
“还有各镇炮标、骑标都要能够配置到位,十二磅野战炮、三磅营属炮,还有骑兵的战马,这些都是比较费钱的,不把预算做到位,御营如何完成整编?”
经过先前的一通大调整,皇帝以雷霆手段,把朝中那股收御营兵权的小苗头给直接掐断了。
谁也别想夺走御营指挥权,御营只能直属皇帝。
起码现在是这样。
为了握住御营的直接指挥权,皇帝甚至只让户部供应部份军费,他用内帑再解决部份,又仍坚持厘金收入专用于御营。
户部只出御营三分之一的军费。
可他们预算的还是太少了。
马士英再次回到中枢,虽然没能如阮大铖一样入阁,但能重返中枢,并担任户部尚书,他其实非常满意了。
他也知道很多人一直紧盯着他们,骂他们奸臣,可这两年在江南卖命做事,也是做出不少实绩的,当然,也确实又得罪了许多人。
江南本就是东林党大本营,这里还是皇帝起兵之初的基本盘,大量勋臣元老大臣都出自江南,可马士英还是顶着压力,在江南全面推行新政。
一项项,全都是他亲自带头去督促推行,他也是彻底豁出去了,不怕得罪人,谁的面子也不给。
清理官田,整顿军屯,开征工商税,征收厘金,每一项都要得罪无数人。
好在有天子支持,也有北伐的节节胜利,让他在后方也算是能够势不少。
现在刚入朝,就面临皇帝的不满。
马士英也觉得有几分委屈,还是力谏皇帝。
“陛下,臣以为如今虽然北伐形势大好,接连收复山东河南汉中甘肃等许多地方,但臣以为山东河南等地,如今情况并不好,连淮南都还没恢复过来,朝廷收复这些地方,其实是背上了很大的财政负担。
短时间内很难获得什么税赋,陛下又仁爱子民,免这些地方百姓的地丁银,甚至赈济救灾的力度很大,这就是个大窟窿,朝廷往里面填很多钱粮进去,新收复的这些地方要派兵要派官,治理成本也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