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零五章 当得,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志祥有过拥兵对抗朝廷的经历,所以当别人还在充满疑虑的时候,他已经率先明白了杨振的意思。
对于督师的文官,或者没什么兵马实力的地方督抚以及将领们来说,皇帝要是猜疑你,那你的死期就近了。
可是对于自成一体、实力强劲的统兵大将来说,谁的猜疑也没有用。
祖大寿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左良玉则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在明末的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前有祖大寿,后有左良玉,再往后,还有啥也不是的刘泽清之流。
不是说杨振准备学他们,或者说准备效仿他们,而是说他们这样的人都没事,以杨振现在的实力和地位,就算崇祯皇帝真的听信了谣言,那也只能忍着,甚至是哄着。
当然了,如果杨振在镇江堡攻防战中大败而归的话,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现实的情况是,杨振不仅没有大败而归,而且是大胜而归,手里的清虏首级上万颗。
别管是真虏的还是二鞑子的,那些留着金钱鼠尾的首级可是千真万确的。
更何况其中还有尚可喜、耿仲明这两个清虏二鞑子王爷的首级呢!
至于其他一些真鞑子二鞑子固山额真、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之类的首级,那更是一颗接着一颗,已经堆成堆了。
这些杨振已经有点看不上了的斩获,要是落到大明朝任何一支出关作战的兵马手里,那都可以吹成是一场大捷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金海镇自己的人马不反水,已经几乎没有人能把杨振怎么样了。
说白了,连清虏伪帝黄台吉都不惜用嫁女和封王的手段来策反和拉拢的人,崇祯皇帝怎么可能会自己主动往外推?
特别是有了当年毛文龙被杀,随后清虏第一次大举入关劫掠的惨痛教训,杨振并不怎么担心大明京师朝堂真敢把自己怎么样。
“行了,别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了。说说其他方面的情况吧,金州湾内的冰情如何,先前报备的四百料大船进展如何?船厂最近下水了多少大船?”
杨振这次南归,路上拐到船厂这里来,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想看看他出兵之前要求建造的四百料大船造的怎么样了。
当下他虽然没有直接点出沈志祥的名讳,但是任谁一听,也都知道他的这些问题是在问谁。
果然,他这么一问,在场其他人也都把目光转向了襄平伯沈志祥。
“这个,眼下金州湾的冰情,倒是还好,虽然北面浮冰不少,但是并没有联结成片,从旅顺口到这里依然可以通航。
“金州湾内的大小船只,出港入港也算正常,去年九月以来船厂所造四百料新船的试水试航,也仍在照常进行。”
沈志祥自从受了杨振的委托,接了督办船政处的差事之后,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驻留在金州湾龙王庙的船厂衙署里。
而且为了避嫌,他离近在咫尺的金州城内都很少去,几乎是一门心思扑在了督办船政上。
沈志祥如此尽心尽力,效果自然也个非常不错,最早开工的那百艘一百料和二百料海战船,截止去年八月,已经全部完成交付了。
同时自从去年九月以来,整个船厂挑选出来的一千五百多名经验丰富的船匠木工,已经全部投入到了杨振所要求的四百料战座船的建造之中。
从九月初,干到十二月底,首批开工的三十艘四百料战座船,已经陆陆续续完工了,有的已经完成了下水试航。
“都督去年九月交办的四百料战座船,首批三十艘,目前已经完工了十八艘,剩余的十二艘,预计二月中旬也能完工。
“届时如果金州湾外海海况良好,那么最晚到二月底,所有新造四百料战座船的试水试航,也能如期完成。”
这个计划安排,正是在去岁九月初的时候,也就是在杨振率军离开旅顺口的临行之前,沈志祥所报备的金海镇首批三十艘四百料战座船的造办日程。
现在看,杨振在镇江堡方向的战事,以及多尔衮的两白旗对金海北路造成的压力,并没有影响到这个造办计划的执行。
这一点令杨振十分高兴,同时也使得方才他在乍闻后方各种乱象产生的不快,刹那间消散一空。
“很好,很好,很好!督办船政处首批三十艘四百料战座船能够如期完工,于我金海镇之未来至关重要,单此一项,襄平伯你功劳不小,本都督这里要给你记一大功!”
“呵呵,都督客气了,我受都督委托,奉命督办金海船政,张罗人力物料,按都督要求修造战船,乃是分内之事。能够不负都督信重就很知足了,当不得也不敢当都督大功之说!”
面对杨振喜形于色的褒奖之语,沈志祥同样十分高兴,虽然嘴上说着不敢当,但是脸上早就笑开了花。
沈志祥很清楚杨振话里话外的意思。
沈志祥虽然也是伯,而且跟杨振一样,都是世爵,但是他知道自己这个伯,跟杨振可不一样。
同时他也非常清楚,他沈氏的未来,全在杨振的身上担着呢。
而杨振所说的给他记一大功,并不是为他向朝廷表功的意思,而是杨振自己给他定的功劳。
这一点,比起杨振为他向朝廷表功可重要多了。
“当得,怎么当不得!火器与战船,是我们金海镇的立身之本,就像车的两个轮,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这个话,当然不是杨振单纯为了忽悠沈志祥而说的,而是他真的就是这么认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