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提高工农地位(二),重生朱棣之子,步惊俗,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蹇义恭声道:“唐代之前,员外是作为官名存在,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初又置员外散骑侍郎。”

“南北朝时,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 在官名上加员外,如散骑侍郎为员外郎, 入则规谏过失,出则骑马散从。”

“隋朝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副职。唐贞观之前,员外郎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唐开元年间,唐玄宗觉得此官职过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列为六品。”

“宋初六部官职之中,各有员外郎一名,正七品。后来朝廷施行捐官之制,竟然卖出去上千个正员之外的员外郎,至此以后员外郎就逐渐演变成一种对富民的俗称。”

“尤其是在赵宋南渡之后,有钱人互相见面称员外,老百姓见了有钱人叫员外,天下到处都是员外郎。”

朱高煦知道,在历史上的宋代,员外大多被用来称呼富户,比如人们熟知的玉麒麟卢俊义,便被称为卢员外。

至于那些中小地主,远没有巨商富裕,故而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员外的官职。

如此一来,宋代的中小地主和员外这一身份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等到了大明洪武年间,这种情况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太祖皇帝重农抑商的政策,让大明地主们的财产迅速增加。”

蹇义恭声道:“朝廷效仿宋代,有钱的地主和商人皆可以花钱捐一个员外官职来做,造成了员外等同于富人的错觉。”

“这样的话,大中地主们便可以通过捐官的方式来买官职。他们当然不可能得到实权,朝廷赐给的多是编外官职。”

“故而,我大明的员外郎就成了一种虚职、闲职,不再与科举有关。”

朱高煦脸色一变,沉声道:“太祖年间并没有捐官的制度,永乐年间父皇陛下更是不曾提过此政令。朕却是不知,蹇尚书所言的旧制,来自何处?”

蹇义不卑不亢的答道:“前汉武帝时,边关多事,朝廷国库开支甚大,用爵位换取粮食的做法已不足以解决问题,于是便出卖官位,以增加收入,用来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自那以后,历朝历代,皆有捐官之政。”

朱高煦闻言,陷入了沉默。

他决定不再追究具体的细节,而是朗声道:“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的职业都值得被人尊敬。”

“如此,天下四民才会安分守己地做好本职之事,农民、工匠也才会受人尊敬,不至于农民与工匠也去逐利,弃农工而下海从商。”

“陛下言之有理,臣以为当工匠或做耕田的农夫并不丢人!”

工部尚书宋礼高声道:“在如今的京城之中,哪怕是普通的剃头匠,月收入也在十块到二十块银圆之间。相较于举人出身的八品官吏而言,收入不仅不低,反而更好找婆娘。”

北京城里,剃头匠的收入真实情况确实如此。

只要剃头匠的技术好,名气大,将受到来自普通百姓,乃至士子、巨商的更大尊敬。

这种待遇,与京城一些衙门里的官匠相仿,甚至与七、八品的京官待遇也相差无几,有事没事玩一玩古董字画与名酒、名瓷的收藏。

这些看似只有通过科举出身的官员,或下海赚到大钱的巨商才有的待遇,在北京城里,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有名工匠,一样可以享受。

朱高煦图穷匕见道:“朕决定在京郊设立一所技术书院,允许从事技术事务的工匠,申请进入书院进学,专研技艺,学成之后即可得到礼部教谕署颁发的举人名籍。”

“陛下,臣反对!若这样的话,谁还会去十年寒窗苦读考科举?”

吏部尚书蹇义率先反对道:“很多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在学会一技之长,赚到钱之后,再去申请进入技术书院进学,一样可以拿到举人出身,从此步入仕途,何乐而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海螺的曹阿蛮

西门仙族

道心长青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喜欢啃排骨

骑士的无限征途

咸鱼的洁南

我玩传奇私服

看不见的回首掏

掉马后满级大佬被迫在热搜上开挂

青山羡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