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浪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1章 打击信心,1627崛起南海,零点浪漫,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那些只会讲授经史子集的老夫子们,书院虽然也还是会养着他们,但基本就没有安排多少授课内容了,除了教教扫盲班识字课之外,剩下的几乎都是自行安排的自由时间了。他们要钻研学问也好,要写字画画也行,哪怕是带亲传弟子出外游历,书院对其都没有太大限制。
用市长张新的话来说,养着这些老夫子也花不了几个钱,文化终究还是得要有人来传承。就算吟诗作对、写写画画这些文化活动不具备什么生产力,国家也还是愿意拨出专款让这些“文化人”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当然了,前提是要服从官府的管理,别像以前忠明书院的黄子星那样搞出一些违法的勾当。
对于刘尚来说,海汉的这种教育体系无疑是非常新颖的事物,海汉人对专业人员的任用并不需要通过科举之类的层层考试来完成招募,而是由这些职业教育机构推荐自己的学员,专业机构审核过关就够了。这就意味着很多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普通人,也有机会通过掌握专业技能,进入到海汉的官僚体系中任职。虽然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只是“吏”而不是“官”,但只要进到这个体系里,就相当于是获得了一个上升的通道。今后不管是加入青年团也好,争取进修的机会也好,总会有由吏变官的可能性存在。
不过刘尚也留意到这些民办教育机构都没有蒸汽机相关的专业,据介绍这种专业暂时还没有对民办机构开放权限,只能在三亚的官办学院中才能研读相关的课程。这让刘尚稍稍有些失望,如果这里有民办书院可以接触到蒸汽机,那就可以设法安排人到这里来学习了。
参观了一圈下来之后,刘尚发现本地书院的这些专业设置基本上都是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员往往在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大致确定了今后的就业方向,甚至有些专业在入学时就已经与用人单位签署了相关的协议。
对于大量家庭条件一般的普通学子来说,这样的入学、就业道路无疑是省下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走弯路的可能。相较于那些考科举考了数年数十年都没能拿到功名入仕的读书人来说,通过接受职业培训来获得一份收入稳定,并且拥有上升空间的工作,对普通人来说才是最为稳妥的人生路线。
刘尚年少时也是进过书院系统学习过四书五经,并且参加过乡试会试的读书人,对于大明读书人的晋升之路也是比较清楚的。千军万马挤科举这道独木桥,能过去的只是极少数人。而海汉的这种职业培训体系给了更多人希望,将进入官僚体系的门槛降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刘尚当然也明白眼下这局面是因为一国初建,没有多少人才可用,所以才不得不降低用人门槛来招募人才,就连他乔装这说书先生也会被国家机关主动招募,可见海汉对人才的渴求程度。待海汉国多发展几年,人才储备慢慢多起来,这入仕的门槛恐怕就会逐年升高了。这种做法在历史上也并不鲜见,明眼人看清海汉目前的形势,当然会削尖了脑袋去争取这开国头几年的诸多机会。
如果不是刘尚身份特殊,就凭海汉给予的这些礼遇,也的确足以让他死心塌地的留下来卖命了。混迹酒肆茶馆的说书先生,哪能与如今身为国家官员的地位相提并论,换个人早就给八辈祖宗们烧高香了。
刘尚一边跟着队伍走,一边在心里琢磨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他虽然是抱着颠覆海汉的使命而来,但到这里真正见识过这个新兴国家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景象之后,也不免对自己肩负的任务产生了一些疑虑——以海汉人卓越的执政能力和稳固的政体,仅凭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要如何才能将其统治权抢夺过来?
这一路看得越多,刘尚便越明白这伙海汉人能在南海崛起,可绝非运气使然,其执政能力远胜大明南方的地方官府。如今想要再扳动这个已经在本地生根发芽的政权,要嘛指望其高层出现内讧,要嘛就只能指望天灾降临。想凭武力将琼州岛夺回,把海汉人驱逐出境,似乎都是不太现实的打算了。
这些民办书院基本都是公开的教育机构,也谈不上有什么机密可言,刘尚看得兴趣缺缺,一路上严明君等人说了些什么,他也是有一句无一句地听了个大概,完全没有前几站那么集中精神收集情报的劲头了。
直到晚间回到住处,刘尚静下来回想这一天的收获,才发现自己今天在参观过程中走神实在厉害。仔细一想,这应该也是与前三天观摩了海汉军演有极大的关系。他相信换作自己的任何一名同僚来,也不可能在见识过海汉展示的诸多先进武器之后无动于衷,面对拥有武装程度如此之高的海汉军,应该没有谁会愿意在战场上去充当他们的对手。至少刘尚在看过军演之后,就已经彻底打消了依靠武力夺回琼州岛的念头。
如果有可能,刘尚真的很想让自己的上司,让上司的上司,让京城里那些大人物们亲自来这里看看,让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确认这所谓的“南海蛮夷”在南方已经弄出了多大的局面。如果不来这里亲眼见证,上头那些大人物们恐怕还会继续为应该“招抚”还是“剿杀”鹊巢鸠占的海汉人而争论不休。刘尚相信他们来这里看过海汉国的真实状况之后,就会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以今时今日海汉国的实力,他们还能服从大明的“招抚”?还会惧怕“剿杀”?
南方官府小心翼翼,对海汉的连年对外扩张装睁眼瞎,一半原因是因为拿了海汉人足够多的好处,另一半的原因恐怕就是不想给海汉人制造出开战的理由。一旦爆发战争,南方沿海地区丢失领土的速度大概就会跟海汉军的行军推进速度划等号了。
这些想法在刘尚脑子里飘来转去,越想越是觉得沮丧。他深知自己作为一名潜伏到敌后的情报人员,这种沮丧的情绪是极为不妥的,但眼下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重振信心。或许当初去接下这个差事,就已经是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