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3章:老谋深算,大隋主沉浮,碧海思云,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杨集和裴淑英当日所谈,裴氏因为地缘政治的缘故,他们在几大政治势力的争斗之中,始终保持着中立的态度,正是裴氏的中间立场,使裴氏家主裴矩得到了杨坚青睐,并委以重用。

由于长期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所以裴矩对于时局看得十分透彻。他知道关陇贵族的实力要远远强于山东士族、南方士族等政治势力的总和,他们在军事上的实力恐怖之极,再加上关陇贵族有改朝换代的恶习,这样的强大存在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允许的,迟早遭到杨坚一一清算。

而杨坚在削弱关陇贵族实力之余,单凭皇家之力显然是不够的,他定然会扶持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势力与关陇贵族抗衡,只有让几大势力的实力消弱到对等了,皇帝才好居中调度。不过由于廉价书籍的出现,以及杨坚在禁书方面展现出现的强硬态势,使杨坚和关陇贵族、山东士族、南方士族的权力之争,变成了寒门与世家门阀争斗。

这种全新的政治格局的萌芽,终于让坐山观虎斗的裴矩坐不住了。他知道任由事态发展下去的话,裴氏不出二十年时间就会失去平衡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价值;而失去了利用价值的裴氏要是没有皇权的支持,必将惨遭两大势力的东西夹攻,那时候的处境可想而知。

裴矩在与族弟裴蕴紧急商议之后,两人迅速达成了共识,都认为裴氏继续这样冷眼旁观下去,迟早朝着不好的情况发展,要是等到大势已成时出头,已经全晚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尽早搭上皇族这艘大船。

只不过官场之上,在情况没有明确之下贸然站队,一直是最愚蠢的行为,万一要跟错了人,裴氏一口羊肉没吃到,反而还要弄得一身臊。可是不站队的话,日后同样要吃大亏。

裴氏本来也是可以直接紧跟杨广不放的,然而他们在杨广夺嫡之时,由于地位太低,在朝堂上根本没有发言权;现在再向杨广身边表明态度的话,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永远享受不到杨素、苏威、宇文述、史万岁等人的待遇。

但要是支持杨昭或杨暕争下一任太子,还未登基的杨广会怎么想?

杨广肯定会想“我杨广连皇帝都没当上、我杨广只有三十多岁,你们就急着站队了,是不是觉得我早死、是不是要搞死我?”

有鉴于此,皇族这边可供裴氏选择的人,只有杨集这个煞星了。这不是说他们裴氏效忠于杨集,而是借杨集之势,向杨坚和杨广表明态度。

杨集现在迅速崛起、羽翼渐丰,只要杨广登基,那他在大隋王朝就会自成一派,届时不仅成为杨广制约杨素、关陇贵族等军武势力的中坚之力,也是抗衡高颎、苏威等老臣的宰铺之才。最重要的是杨集已经沦为孤臣了,而皇帝对于孤臣,先天就信任七分。

裴氏要是和这种愣头青交往,恐怕皇帝求之不得,因为这样能够壮大帝党的实力,使皇帝手中的屠刀更加锋利。

只要杨集一直这般混蛋下去,那他始终是皇帝手中的利刃,他的一举一动,始终代表着皇帝施政的风向标。若是真的到了势不可为之时,裴氏再把势力撤回也不迟,到了那一步,裴氏需要的名望,以及皇帝的信任都有了。

书房之内,裴矩正和长子裴宣机闲聊当下时势,裴宣机见父亲有些心神不属,识趣的将话题转到今天的“家宴”,笑着问道:“阿耶是担心卫王不来吗?”

“有那么一点点!”裴矩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贺若弼刺杀案、禁书令、寒士示威等等大事的发生,使朝堂上下、朝野内外把卫王当成了寒士领袖;这个名头是很好听,可世家和寒门之争暗流汹涌、险恶异常,若无皇帝保驾护航、全力支持,若是皇帝向世家门阀妥协,第一个粉身碎骨的人便是所谓的‘寒士领袖’。如果他继续找借口不来,那我就可以确定他是愚蠢的愚忠之辈,有小聪明、却无远见,也就没必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可他如果欣然前来,那就说明他也意识到孤臣难当,意识到需要盟友。”

“可是,他明白来不来的重要性吗?”裴宣机皱眉询问。

稍有一点官场的经验的人都知道,杨集跳出来与世家门阀博弈,使皇权和世家门阀的一切矛盾冲突都集中在他身上了。等事情圆满结束了,皇帝要么把杨集处理掉,籍以平息秋个层面的怨愤和矛盾,这就是所谓的‘狡兔死走狗烹’;要么弃而不用。如果事情不圆满,皇帝最后以妥协收场,倒霉的仍旧是杨集。

杨坚其实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当初推出‘四贵’,是让世家门阀把目光瞄在‘四贵’身上,后来圣人除掉了虞则庆,不仅是因为他德高望重,更是因为他已经隐隐成了关陇贵族之首,而这样的首领,素来是皇帝所忌惮的,在除掉虞则庆之时,剪除了一批关陇贵族中坚之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再之后,又除掉了王世积,这也是一个信号,王世积是什么人?是高颎和杨勇的心腹大将,杀了王世积果然是高颎和杨勇,若非高颎早已自绝于世家门阀,岂能活到现在?

还有苏威也是起起落落,他每次倒台,就会倒下一批人。之所以很快又爬上来,而不是彻底倒下,一方面是有真本事,另一方面是苏威栽培桃李无数,在官场的人脉十分深厚。

现在的杨集,何尝不是杨坚铲除世家门阀的利刃?如果他不会和文官结盟,而是始终在军方保持影响力,极有可能是第二个虞则庆,而不是苏威。

裴矩点了点头,说道:“他一定很清楚。”

当初他在芙蓉园目睹杨集和贺若弼争执时,只是觉得杨集冲动有余、干练不足、有点小聪明却无远见,对他挑衅贺若弼的行为有些不为以然;等到杨集和贺若弼对薄朝堂、据理力争的辩倒了贺若弼、薛胄、柳述、薛道衡等人时,裴矩对杨集便多了几分钦佩之意。

但是钦佩归钦佩,裴矩依旧不觉得杨集有什么了不起,相对于精明干练、城府颇深的朝廷大员,杨集在他眼中,依旧是一个初出茅庐、善于诡辩的后生小子。

后来取得了辉煌战功归来时,裴矩对杨集的印象仍旧没有变化,一个人再怎么会打仗,可如今不懂得权谋之斗,迟早会身败名裂、命归黄泉。远的不说,就拿北齐的斛律光和高长恭、北周的宇文宪来说,这三人哪个不是当世战神、哪个不是纵横无敌的人物,可结果还不是无声无息的倒在了政斗之中?

如今的杨集能够看到书籍对于皇权的价值,不但坚决的反对禁书令,而且在寒士示威之际,果断把犯官名单公布出去,借寒士之力扳倒了不死不休的崔仲方、王隆、郑善愿、张瑾,并且弄臭了博陵崔氏、关陇张氏,这才使裴矩正视起了杨集,将他视为同一个等级的人物。而杨集只公布两家犯官名单的举动,更是令他感到惊艳、赞叹。

可是正如裴矩最后说的那两个“如果”一般,杨集要是依然不来,裴氏真没必要浪费时间了。

“阿耶,孩儿有点不太明白。”裴宣机犹豫了一下,又问道:“圣人重视重用卫王,诚然是把皇帝和世家的矛盾冲突转给卫王。可他手中之权实在太大了,难道圣人就不担心这把刀被太子弄死吗?难道就不担心卫王日后不遵太子之令吗?”

裴宣机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官员的困惑,大隋王朝的储君位置固然牢不可破了,可是谁都知道杨勇势力未衰、杨谅蠢蠢欲动,然而杨坚对杨勇、杨谅置若罔闻不说,还弄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卫王杨集。难道嫌事情不够大、嫌杨广不够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修仙三百年突然发现是武侠

孤云飞岫

都市最狂医仙

花小刺

龙门战神

绯雨

我在大唐卖烧烤罗章赵天虎

不一样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