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煌贵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最大的隐患,埋葬大清,天煌贵胄,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曾诚等一众大佬们诡异的目光,刘怀文也回过味儿来了,只是刘怀文并不打算认怂:“反正右军都督府要吊民伐罪,招募一些劳工回来不就是捎带手的事儿?”
“你们自己去想,有了劳工,是不是就能修铁路?有了铁路,是不是就能让百姓迁移过去?百姓迁移过去了,那些商人是不是就跟着过去了?”
对于刘怀文的说辞,曾诚找不出来什么毛病,只是心里总感觉有点儿不太对劲。
还能有这种操作的吗?
朱劲松却呵的笑了一声,直接指出了刘怀文话里的最大漏洞:“话是这么说没错,问题是人呢?咱大明现在就只有三万万多点儿,你能迁移多少百姓?”
“再说了,你国库里但凡少放点儿黄金白银,腾出空地儿来搁上两斤粮食,那老鼠也不至于活活饿死!”
被朱劲松这么一说,刚刚还振振有辞的刘怀文顿时就哑火了。
是啊,整个大明就只有三万万左右的百姓,够干什么的?
如果把奴尔干都司算做一个布政使司,把草原也算成一个布政使司,再加上新设的乌思藏和朵甘思布政使司、交趾、缅甸、象林、林邑、朝鲜这几个布政使司,算上原本的汉地十八省以及大琉球,那么大明一共就有二十八个布政使司。
三万万百姓,平均到每个布政使司也就是一千多万人,再平均到每个府、州之后也就是百十万人,如果再平均到每个县,可能也就十来万人。
更别说奴尔干都司、草原和乌思藏还是人少但是面积特别大的地盘。
刘怀文哑火了之后,朱劲松却又叹了一声道:“地广人稀,丁口太少啊。”
按照后世的计算方法,大明现有总的国土面积已经接近一千七百万平方公里,三万万的百姓数量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国土面积,人口密度就只有左右,大概就跟大毛类似,属于人口稀少的等级。
想要达到人口正常密度,大明的丁口数量起码得达到六万万才行,差了几乎一半。
换句话说就是大明自己还处于人口严重不足的状态,别说再去开辟什么新的战场地盘了,就连现有的那些地盘都填不上。
当然,这种计划方法只是算的平均值。
实际上,大明的三万万丁口分布极其不均衡,人口少的地方那是真少,人口多的地方那也是真多,三万万人口当中有两万万都集中在汉地十八省。
这种情况很不正常。
想要往新收复的那几个布政使司迁移百姓,最佳的选择当然是人口密集度比较大的汉地十八省,尤其是几个相对密度更大的省份。
然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往往就意味着各个布政使司之间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像江浙一带就比较富裕,而甘陕一带的条件就要差上些,像朵革思、乌思藏的条件就要更差。
正常情况下,经济和生活条件更好,百姓也就越不愿意迁移。
尤其是随着大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使得百姓的生活条件又提高了一个等级,即便是不依靠耕种也能生活的很好,这种情况下,百姓的迁移欲望自然就更小了。
所以,大明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地盘太大,人太少,相对人口密度却又很高。
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也是历朝历代都要共同面对的隐患。
众所周知,历史上那些朝代最为头疼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几乎每两三百年就要来上一次王朝更替以解决人口压力过大的问题。
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那些朝代的人口密度真的很大?
并不是。
历史上的中原堂口,平均人口密度并不大,大的是相对人口密度。
问题是相对人口密度小,交通条件太差,就导致了向外扩张的动力不足,而相对人口密度过大又导致了生产资料紧张,接下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土地兼并,然后再开启下一次循环。
换个角度来看,那就是平均人口密度过大反而会是一件好事——只要开疆扩土,把地盘扩大就行。
真以为那些能够在史书上留名的文臣武将们不知道开疆扩土的好处?
别傻了,开疆扩土,封狼居胥,这种青史留名的事儿,几乎是任何一个皇帝以及文臣武将的终极梦想。
说白了,他们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平均人口密度不够,占了地盘也没人去住,早晚都守不住,强行迁移百姓实边又容易惹出乱子,再汉胡混居几代,说不定又会出现下一个安南或者缅甸。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也是一个几乎无法解开的死循环。
要想彻底破局,唯一的办法就是解决交通问题。
只有解决了交通问题,再加上足够多的丁口数量,朝廷才能进行快速、大量的移民,从而避免移民土著化的现象。
也只有解决了交通问题,朝廷才能对新占地区实行真正有效的直辖统治,百姓才不会因为无法回到故乡而产生隔阂感。
这也是为什么朱劲松和大明朝廷一直在疯狂的进行道路、桥梁、铁路等交通基建,同时又疯狂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原因。
为的就是让整个大明百姓流动起来,从而解决平均人口密度过小以及相对人口密度太大的问题。
是的,就是推动工业化进程而不是推进工业化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本质是某些先进技术出现之后会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让原本依赖某些手工业为生的小工坊小工业者失去了维生的条件,原本的社会状态无法继续保持稳定,因此而引发的变革。
当人口数量严重不足的时候,还扯个屁的工业革命。
更何况,除了能够释放出大量劳动力的先进技术之外,另一个支撑工业革命的条件就是人才。
别管是二十一世纪还是什么时候,最贵的永远都是人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