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鳝鱼的极致做法——红烧马鞍桥!
馋嘴小猫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5章 鳝鱼的极致做法——红烧马鞍桥!,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馋嘴小猫咪,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板,摇号结果出来了,咱们公司两个号全中。”
去六号楼的路上,林旭接到了窦雯静的电话。
她的声音有些激动,原本就没抱希望,甚至觉得收购这家空壳公司纯粹是白扔钱。
但没想到是,居然真的中了。
而且还是两个摇号机会全中,简直就是奇迹。
激动过后窦雯静问道:
“老板,咱公司准备配什么车啊?”
这个问题还真把林旭给问住了。
想到自家沈宝宝开的是一台白色x1,便说道:
“我配一台黑色的宝马x5,配置高点。剩下一个名额是你的,你想配一台什么车啊静姐?”
窦雯静也没跟老板客气,当即说道:
“我配一台宝马5系就行,这样开着方便,也挺有面子。”
“行,那就一台x5一台宝马5系吧。这两台车再加上师父给我租的买菜车,平时应该够用了。”
“好,我这就去安排。”
挂断电话后,六号楼已经遥遥在望。
林旭挺喜欢这里的,环境优美,人才济济,可惜下周开始就得忙林记开业的事儿,来这边的机会将会变少。
到了六号楼。
他正准备走进餐厅,舒云突然从里面迎了出来:
“老板?你怎么来了?”
林旭说道:
“我过来给邱总厨帮个忙……你不是递交辞职报告了吗,咋还没走啊?”
“晚上六号楼有宴请,我得站好最后一班岗,明天就不来上班了,邱总厨已经在我的辞职报告上签了字。”
明天舒云要跟窦雯静着手店员招聘的事。
收银员、服务员、传菜员、保洁员、洗碗工、帮厨等岗位,都需要人手,除了她俩之外,一向对招聘工作比较在行的车仔,明天也会到公司帮忙。
跟舒云打完招呼,林旭向里面走去。
来到后厨,刚准备找人问问邱振华在哪,就碰到了正拿着擀面杖准备给汤包擀皮的季明辉。
“老……”
季明辉猛地一愣,刚要喊老板,就被林旭给打断了。
“季师傅,这么巧啊,在这儿居然遇到了你。”
这会儿身在六号楼的老窝里,自己不仅拐跑了钓鱼台最厉害的前台经理,甚至还拐带了一個擀面师傅。
要是让邱振华知道,绝对会被后厨这群玩擀面杖比菜刀都专业的厨师暴揍一顿。
还是让他们暴揍师兄吧。
毕竟师兄属于惯犯了,打起来更解恨一些。
“邱总厨在哪?”
“在馅料调配间检查汤包的馅料呢。”
林旭和季明辉像地下党接头一样简单交谈两句,便匆匆别过,一副我跟此人不熟的架势。
按照昨晚商量的步骤,明天季明辉也会递交辞职报告,等批准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林记美食的面点部,负责林记所有手擀面和点心的制作。
来到馅料调配间。
邱振华正在跟帮厨们讲解调馅要领。
“邱总厨,我来报到了!”
原本以为林旭只是说说而已呢,没想到居然真的来了,邱振华笑着冲馅料调配间的师傅们说道:
“刚你们不是还跟我抬杠说做红案的做不了白案吗?人家林师傅可是红案白案都拿手,做的蟹黄汤包连我都觉得好吃。”
这些师傅们见到林旭,笑呵呵的打起了招呼,比上次那种怒目而视的场景和谐多了。
看来师兄在这里是真不受欢迎啊。
林旭一一跟大家问好,等邱振华讲解完之后,便和他一块儿向烹饪区那边走去。
今晚六号楼的这场宴请是侨胞局招待一群归国华侨的,宾客中不少人都是几十年没吃过家乡味的江浙人。
所以今晚领导们亲自点名让邱振华制作红烧马鞍桥,以慰对侨胞们的乡愁。
“苏菜讲究不时不食,现在正是吃鳝鱼的季节,所以做红烧马鞍桥真挺应景的。”
虽然林旭主动来帮忙,但邱振华不可能让他去做帮厨的事儿。
两人拿着晚上的餐单一阵研究,最终决定加两道林旭比较擅长的菜品。
一道白玉藕丝,一道粉蒸银丝。
最近邱振华觉得后厨的氛围越来越浮躁,大家都静不下心去练习基本功了,所以让林旭做两道秀刀工的菜品给大家开开眼。
让他们知道知道,虽然苏菜师傅擅长刀工,但不代表就高人一等。
烹饪之道永无止境,可不能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晚上要用的鳝鱼已经准备好。
个头都挺大,而且还很鲜活,在水池中相互交缠游动,仿佛一群蛇一样,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猛然看到这一幕,绝对会吓一跳。
“宴请是晚上,所以咱这会儿先准备点别的菜品,过一会儿再来做这道红烧马鞍桥。”
“好的邱总厨!”
苏菜河鲜居多,讲究时令。
在这里,林旭见到了个头挺大的太湖青虾,等会儿说不定会做被成白袍虾仁或者龙井虾仁。
见到了新摘下来的荷花,说不定等会儿会温油炸成荷花酥。
另外还有一些被称为笔杆青的小鳝鱼,一些摘下没多久的莲蓬,以及鲜活的鳜鱼、香干、内酯豆腐等食材。
“这鳜鱼是要做松鼠鳜鱼吗?”
“对,松鼠鳜鱼,既然来宾想尝尝家乡菜,那松鼠鳜鱼是肯定不能少的。”
很快,帮厨们就开始根据晚上餐单的要求对食材进行改刀。
香干切成细丝,切好后用鸡汤烫一下,再摆到盘子里,就成了苏菜中的经典菜式——大煮干丝。
而内酯豆腐就不说了,这肯定是为文思豆腐准备的。
三点的时候。
一个帮厨拿着菜刀开始宰杀鳝鱼。
先一刀剁掉鳝鱼的脑袋,然后将鳝鱼扔到没有水的水池中。
鳝鱼的身体剧烈扭曲着,红色的血液从脑袋断口出流淌出来。
“鳝鱼这种食材不能吃死的,甚至都不能隔夜,一定要现吃现杀。”
邱振华对这场面已经完全适应了,一边说一边提着鳝鱼,用一把尖利的小刀将鳝鱼的肚子化开,清理掉内脏。
接着将鳝鱼再次交给旁边的帮厨。
帮厨拿着还在扭曲的鳝鱼,将鳝鱼的后半截一刀砍掉,只留下中间比较肥实匀称的那一部分。
红烧马鞍桥之所以出名。
除了做法繁琐之外,跟选材也有很大关系。
这道菜只用鳝鱼粗细均匀的中间部分,头尾都要去掉,一条鳝鱼大概要扔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当然,在讲究节约的现代社会,肯定不会再扔掉了。
切掉的鳝鱼尾部可以做鳝丝用,甚至还可以去骨后做爆炒鳝片,用处很多。
所有鳝鱼都清理完毕后,邱振华端着做马鞍桥的部分来到案板前,开始给鳝鱼改刀。
见林旭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他边忙活边说道:
“马鞍桥这道菜要用的鳝鱼段不能太短了,短了出不来马鞍的效果,过油之后也没有桥的形状,长度一定要超过六厘米才行。”
说完他提着一段鳝鱼放在菜板上,两刀下去,这根掐头去尾的鳝鱼就变成了三根六七厘米的鳝鱼段。
全部切好后。
他拿起一段放在案板上,脊背朝上,用菜刀在鳝鱼的脊背上均匀划两刀。
林旭原本以为这两刀是把鳝鱼段均匀分成了三等份,但仔细观察后才发现,两端预留的鳝鱼肉要长一点,中间那段相对短半厘米左右。
这是?
他刚要问,邱振华扭脸笑着问道:
“是不是也看出来了?两端长,中间短?这样做的目的是过油后两端更容易打弯,马鞍桥的造型会更加明显。”
啧啧,真是处处是学问啊。
原本以为红烧马鞍桥就是个象征性的叫法呢。
没想到做这道菜,还真得出现马鞍造型才行。
所有鳝鱼改刀过后,邱振华说道:
“鳝鱼不能多清洗,所以之前的宰杀改刀没有过水,等改刀后再认真清洗,不然炸的时候血会糊在鳝鱼表面,腥味重,还影响口感。”
说话的时候,他抓了一把食盐撒进盛着鳝鱼段的盆里。
然后惊悚的一幕出现了。
原本被切段改刀的鳝鱼,居然再次剧烈的扭曲起来,让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林旭吓了一跳。
卧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