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八章 内斗果然开始了,大明第一臣,青史尽成灰,第八区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希孟怔了一下,“他成功了?”
“没有,被打得很惨,不过听说他以前骗过不少人,我倒是有心把他收到麾下,就是这人嘴太臭,我也喜欢听人吹捧……这点我和大哥是一模一样的!”
“别放屁!我跟你不一样……别废话了,你去告诉他,只要接下这差事,并且能办好了,我许他一个三品前程!”
朱英怔住了,三品啊,要不我去吧?
无奈何,面对张希孟的恐怖眼神,这小子乖乖去了。
张希孟喜滋滋抓起了钓竿,奔着山溪,乐颠颠去了,一路上还在哼着小曲,心情着实不错。
关先生,破头潘,张定边,毛贵……这几位个个都是浑身油脂的大鱼,能钓来一条,就受用无穷啊!
钓鱼之乐,其乐无穷啊!
张希孟在这边随意落子,却不知道,千里之外,已经是风云涌动,波澜乍起……毛贵在占据山东之后,除了建立军屯,还设立了行中书省,自认平章。
随后他又设立了元帅府,万户府,总管府……等于一级一级,把治下纳入军事体系,安排官吏,选拔人才,分兵驻守,配发印信,制定规则。
这一套下来,山东的治理体系,竟然比河南还要完善。
人称“小朱元璋”,还真是实至名归。
而毛贵本人,他也有意无意,效仿老朱。
他本是赵均用部下,当初赵均用南下,结果被朱元璋全歼,彼时毛贵不愿意和老朱开战,又不想担背主的骂名,竟然提前投靠了刘福通。
试想一下,如果早早投靠朱元璋,又会怎么样?
毛贵也不知道答案如何,但是他清楚一点,这些年朱元璋风生水起,开疆拓土,治理地方,都相当了得。
尤其是朱家军颁布的公文政策,更是深受毛贵的推崇。
比如他的均田令,就是抄袭张希孟在渡江之后,最终确定的版本,只是在税率上,稍微调整。
其余的士兵待遇,阵亡将士抚恤,地方的法规……毛贵干脆直接改个名字,就发下去了。
更有甚者,连名字都没改,或者印着华夏吴国纪年,堂而皇之发了下去。
人称小吴王,也是有调侃的成分。
而张希孟有关华夏三次兴起的文章,还有批评宋高宗的文章,全都摆在毛贵的案头,他反复观看,几乎每個字都记在心里。
主政一方的他,太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了。
就在前不久,岭南之行的祭文送给了刘福通一份,毛贵想尽办法,弄了个副本,放在了自己手边。
“雄文,雄文来了!”
毛贵喜得搓手,待到他一页页读下来,浑身毛孔打开,魂儿都飞了出来……妙啊!
至元四年,彭莹玉起事,至正十一年,韩山童刘福通举起义旗,至正十二年,郭子兴起义……说得多好啊,我们明明是红巾义军,自元朝建立,义军就抗争不绝,前赴后继,宋室虽亡,人心不死!
我们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华夏正统,不屈不挠,不计生死,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如何非要认什么大宋,给赵家当奴才,羞死个人!
像朱元璋这样,自立道统,重开乾坤,岂不比拾人牙慧要好得多?
而且朱元璋能发出这种文章,必然是内部整合完毕,上下一心,只等积蓄实力,北伐中原,驱逐胡虏……他们走的可比我们稳妥多了。
毛贵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在当下,聪明、正直、尊宋,三者最多取其二。
毛贵很聪明,文武全才,也很正直,他同情底层百姓,主张铲除豪强,授民土地……这样的人,如果认为朱家军做错了,是欺君罔上,悖逆纲常,那才是脑子坏了呢!
毛贵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给刘福通上书,建议刘福通也采取类似措施,不要把赵宋当成招牌,毕竟赵宋已经臭了,高高举起,聚拢不来人才,只能招惹一堆苍蝇。
毛贵说得很对,可惜的是,晚了那么一点点。
就在张希孟送给刘福通的金陵群贤之中,有十几个人到了开封,联名上书,建议刘福通祭祀孔孟圣贤,恢复华夏衣冠,收拾中原人心。
这一手似乎有点针对元廷,可又有那么一点,针对朱元璋,针对他们在白鹿洞书院做得那些!
刘福通稍微犹豫,觉得也不错,毕竟祭祀孔孟,比起宣扬明王降世,还是要先进很多。
刘福通宴请这几个人,果然隆重祭祀……没过几天,下面就有人上书,言说平章毛贵,在山东抢夺孔家田产,私自分给刁民,辱没圣贤,其心可诛。
随即又有人上书,历数毛贵种种做法,指出此人名为大宋臣子,实则是朱元璋走狗,他的所作所为,全都效仿朱元璋,用心险恶。如果不能尽早处置,久后必为心腹大患,只恐变生肘腋。
一句话:请诛毛贵!
刘福通怔住了,毛贵是三路北伐大军中,成果最大的一个,堪称他的左膀右臂,自然不能轻易撼动。
而这帮归附过来的忠臣义士,似乎也不能不当回事,刘福通干脆选择了鸽子的战术,鸽一阵子,也就是了。
可他哪里知道,越是不表态,那帮人就觉得他果然心生怀疑,只要加大力度,就能铲除毛贵。
敢学朱元璋,我们斗不过朱元璋,还斗不过你吗!
伴随着金陵群贤的到来,韩宋的内斗,如期而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